周子賀 註冊物理治療師

【長期低頭撲口罩,肩頸肌肉易勞損(下篇)】

預防勝於治療,這也是口罩之所以變得如此矜貴的原因之一。而預防肩頸痠痛與預防新型肺炎其實同樣重要,因為頸項是連接大腦與全身的橋樑,一旦供應頭部的血管或傳達大腦命令的神經受到阻礙,後果一樣可以十分嚴重。

醫患配合,擊退痠痛

預防肩頸痛症的內容非常豐富,篇幅所限,宜特別留意以下5點

1. 座椅 調整高度,雙腳應能平放地面。頸部及腰部宜有小軟枕承托頸椎及腰椎孤度。座椅水平為佳,不宜前傾或後仰。
2. 姿勢 時刻保持良好的姿勢:盆骨稍前傾,保持腰椎向前的生理孤度,頭部不宜過份彎低或前伸。避免長時間扭着身體工作。不要蹺腳。
3. 時間 每30分鐘稍為活動一下;每小時站起來走走。
4. 枕頭 注意枕頭的高度應在仰卧和側卧時都可把頸椎承托在正常生理孤度。
5. 運動 以伸展繃緊肌肉,強化弱小肌肉為原則。建議可加強頸深屈肌、中斜方肌、菱形肌、竪脊肌的訓練,多伸展頸後肌群、胸大肌、胸小肌。推介的運動有 收下巴,壓門框,超人式等。

手法及針灸治療效果佳

病向淺中醫,若情況漸趨嚴重,宜盡早尋求專業人士進行檢查、診斷及治療。頸項部痛症多與力學結構問題有關,藥物較難作針對性處理。臨床上,使用手法及針灸去調整上肢及頸項筋膜,胸椎及頸椎,療效較佳,治療後可明顯減輕肩頸部痠痛感及改善患者頸部活動幅度。

如欲了解詳情,請諮詢物理治療師或醫生意見。

周子賀  註冊物理治療師

0 回復

發表評論

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?
Feel free to contribute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