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子賀 註冊物理治療師

【針灸安全你要知】

針刺療法是屬於相對安全的治療方法,然而亦需要視乎施術者的解剖學知識及操作技術經驗、針刺的部位及患者的配合等因素。針刺屬於入侵性的治療之一,如施術不當,可以導致不同的意外,包括:出血及血腫、感染、肌肉痙攣或攣縮、周圍神經損傷、損傷延髓、脊髓、氣胸及損傷內臟等。

究其原因,不離以下幾個方面,包括:術前檢查不夠,如針具的質量、患者的皮膚與皮下狀況;消毒不嚴格;針刺手法過重、深度掌握不好;腧穴定位不准、針具的粗幼長短選擇不當等都有可能導致各種意外。作為施術者,針刺醫師在針刺安全上起着極其重要的把關角色。然而,即使針刺醫師做足安全措施並與患者溝通和解釋清楚,一些意外仍有機會發生。臨床上最常見一些由患者引起的意外包括:留針期間患者因需要使用手機而自行移動肢體,可能會導致不必要的疼痛、血腫、彎針, 甚至是使針體刺進重要臟器,引致更嚴重的後果,例如是氣胸。

此外,現在很多醫師會在留針期間使用紅外線燈照射施針部位,以溫通經絡,促進局部氣血運行。然而,此做法亦會構成一種灼傷患者皮膚的風險。要預防意外發生,首先在施針前應預先開啟紅外線燈,待熱力穩定後才開始照射,以免因剛開啟時熱力輸出較弱而過於貼近皮膚。亦應準備一呼叫系統,讓患者於不適時可以作出呼救。

另外,頭面部血管較豐富,拔針後較易出血,術者於拔針前應準備好棉籤或棉球,隨時按壓,防止血液流至面部其他地方而引起患者不安情緒或弄污衣物。頭面部的穴位也有延後出血的情況,拔針後適當的按壓是值得做的。有時候血液未必流出皮膚,而流於皮下形成血腫,血腫發生於頭面部時, 患者往往會比較介意,甚至會投訴。總括而言,針刺治療時,醫者需要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, 一旦發生不良反應,應及時採取補救措施,盡量將針刺的安全性提高,危險性降低。

周子賀 註冊物理治療師

0 回復

發表評論

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?
Feel free to contribute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